为深化校政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3月27日上午,校长助理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明、副院长马亚丽、特聘教授洪庆福、人文教研室主任兼现代文秘专业负责人杨曦、中文专业教师胡微等一行赴苏州市光福镇政府开展现代文秘和中文专业调研活动。光福镇党委委员吴亚奇、党建办公室主任翟秋萍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此次调研聚焦现代文秘及中文专业建设与校政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双方围绕专业建设、人才需求、学生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等议题达成深度合作共识,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座谈会上,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明首先介绍了学院的整体办学情况,重点介绍了2024年新开设的现代文秘专业建设进展以及今年新开设的中文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现代文秘专业突出培养“德技并修+数字赋能+英语显优”的三维能力,中文专业重在培养适应多样化基层实际工作情景的应用型人才,希望与光福镇政府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暑期政务见习、毕业综合实训等环节,在基层工作中锤炼真本领。
光福镇党委委员吴亚奇对此积极回应,并详细介绍了当地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他提到,光福镇作为文化古镇,正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机关部门及村社对文秘专业和中文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吴委员指出,基层工作需要大量能写、会写、善写的青年人才,尤其是具备扎实公文写作功底、熟悉基层工作流程的毕业生,同时强调,他们特别看重毕业生的政治素养、文字功底和工作责任心。
调研组成员结合现代文秘及中文专业背景,从专业课程教学、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角度与镇政府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秘专业负责人建议邀请政府业务骨干担任校外导师,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将基层工作实际场景引入课堂。中文专业负责人特别提议,可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将政府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真题实做”模块提升教学针对性。
此次调研为校政深度协同按下“加速键”。双方一致认为,通过构建“需求对接—资源共融—人才共育”的全链条合作机制,将有效打通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与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间的双向通道。人文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同向同行。未来,这种“教育赋能地方,实践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或将为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更具示范价值的创新范式。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教研室供稿)